根据省总工会“关于开展2015年集体协商要约行动月活动”的工作部署,3月6日,我们召开了市总工会工资集体协商要约行动月启动会议,下发了《关于开展2015年集体协商要约行动月活动的通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集体协商要约行动月活动。通过下发文件,全面部署,会议推动,宣传引导等方式,推动《条例》宣传贯彻与工资集体协商同步进行。在具体运作上区分不同企业实际情况,实行分类指导,落实职工参与,突出职工愿望,提升协商质量,推进集体合同制度攻坚计划贯彻落实,确保要约行动月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一、基本情况
要约行动月活动期间,全市发出要约的企事业单位5362个;应约的5289个;经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单独签订集体合同的2356份;覆盖职工140560人;签订区域性工资专项集体合同211份;覆盖职工109229人。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全市各级工会组织把要约行动月作为宣传贯彻《条例》,推进集体协商落实集体合同制度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上议事日程,统筹安排,周密部署,扎实推进集体协商要约行动月活动深入进行。上蔡县、泌阳等县总工会,针对企业情况各异,行业特点不同的实际,借鉴近几年成功做法和经验,制定活动月实施方案,提出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活动月期间动员充分,参与广泛,成效明显。
(二)重点突出,强力推进。活动月期间,各县区工会认真贯彻市总提出的“突出提升集体协商质量和实效,抓好行业集体协商”工作总要求,始终以区域行业特别是产业集聚区为重点,将提质增效与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同步推进,西平县总工会把规模以上企业和产业集聚区为重点,以点带面,抓规范、抓实效。对没能建制的企业实行要约——协商——召开职代会——签约——审核备案等全程指导。建立 工作台帐,县总领导深入产业集聚区,实行面对面服务指导。县总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进驻蹲点,直至企业工会组织、区域性职代会,平等协商等项工作全部建立规范。泌阳、平舆等县工会着力区域性、行业性特别是产业集聚区,着力一线职工特别是务工人员和劳务派遣工的工资集体协商。同时注重典型引导。选择企业、行业、区域三个不同类型单位作为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示范点。各示范点严格按照规范流程,分步进行操作实施,为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三)着力宣传,营造氛围。主要采取发放资料,开展咨询,悬挂条幅等方式,深入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和街道、社区进行宣传。据统计,共悬挂过街横幅 312条,发放宣传彩页1569份,制做宣传版面247块,编发信息56篇,其中《河南工人日报》采用2篇,《驻马店网》1篇。西平县总工会通过抓工会干部协商能力的提升,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3月19日举办专题培训班,对全县280多名基层工会干部、集体协商代表、部分职工代表进行为期一天的业务培训。他们请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乔健教授来西平授课,通过专家深入浅出的讲授、典型协商案例的剖析,学员们学到了“真经”,提高了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协商谈判的能力水平,充分发挥法律咨询、政策宣传、业务指导职能作用。
(四)积极作为,突出实效。我们按照省总要求,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建立督导检查通报制度,加强情况的沟通交流;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劳动关系双方的积极性。市总工会根据工作进展情况,由分管领导负责、民管部长及有关人员组成督导组,自3月24日至26日,分别对泌阳、确山、正阳、汝南、平舆、上蔡、西平等县区开展集体协商工作进行了现场督导检查。进企业,进班组,进工地,和企业经营者、企业工会干部、职工代表进行座谈,多角度、多形式地宣传讲解工资集体协商的重要性必要性,引导企业法人理解和职工参与,并帮助县区工会研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难点,商讨指导解决的措施和办法,助推活动月顺利进行。汝南县总工会主动适应新常态下集体协商工作,创新工作思路,建立激励机制,积极筹措2万元资金,把提质增效与扩大覆盖面同步推进,有效地推动了企业普遍建立集体协商工作。
三、问题与不足。
一是一些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者对工资集体协商认识不到位,不积极配合,致使“剃头挑子一头热”现象仍未根本改变,成为制约工资集体协商取得明显成效的短板。
二是工作开展不平衡。个别县区活动月时间过半方开始启动。
四、下步工作
我们要紧紧围绕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这一主线,更加注重依法推进集体协商,更加注重提升集体协商质量,更加注重行业协商带动,更加注重三方机制作用发挥。通过集体协商,化解劳动关系矛盾实际成效,进一步推动我市劳动关系和谐发展。
驻马店市总工会
2015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