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省已有1.2万名各级劳模和五一劳动奖获得者参加到助力脱贫攻坚行动中来,2563家先进单位和劳模创新工作室、劳模志愿服务队包村包户,帮扶困难职工和农村贫困户3万多家,11万多人受益……”9月26日,全国工会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在贵阳召开。作为第一家全国省级工会统一组织开展劳模和五一劳动奖获得者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单位代表,河南省总工会副主席吕明义在大会上作典型发言,在与会领导和代表中引起强烈反响。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阎京华指出,河南的做法经验值得全国工会系统学习、借鉴和推广。
为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战略部署,河南省总工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的重要论述,坚定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充分发挥各级工会组织健全、覆盖面广、联系职工紧密的优势,积极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特别是劳模、五一劳动奖获得者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一时间,劳模精神在全社会汇聚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磅礴力量,谱写了一曲“奋力拼搏,决胜脱贫攻坚”的时代之歌。
积极组织倡导劳模等先进群体,以“三新”姿态,建功新时代,在助力脱贫攻坚决战中彰显作为
劳模是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人民的楷模,是永远的时代领跑者,始终以其先进思想和模范行为引领全社会。目前我省可联系到的市级以上劳动模范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有4.83万人,各级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遍布各个行业,具有资金雄厚、智力密集、人才荟萃、技术技能精湛等优势;各级五一劳动奖状获得单位和工人先锋号、劳模工匠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等先进集体,具有强大的产业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能力,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针对这一情况,省总工会在今年4月份召开的全省五一奖表彰会上,由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省总工会兼职副主席黄久生同志代表全省劳动模范宣读了劳模助力脱贫攻坚倡议书,号召全省广大劳动模范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自觉肩负使命,在脱贫攻坚中当好新表率;积极主动担当,在脱贫攻坚中彰显新作为;坚持示范引领,在脱贫攻坚中展现新风采,以“三新”姿态投入到劳模助力脱贫攻坚之中。
自8月份以来,省总工会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领8个督导组,赴全省各地就工会组织开展劳模、五一劳动奖获得者助力脱贫攻坚活动情况进行调研督导,聚焦既定目标,狠抓工作落实。劳模助力脱贫攻坚的“集结号”响彻中原大地,一场动真格、破难题的战役就此拉开帷幕!
采取得力措施,坚持“三动”原则,努力推动劳模助力脱贫攻坚行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脱贫攻坚是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一环,省总工会深知在决胜脱贫攻坚路上的责任、使命和历史担当,坚持把劳模助力脱贫攻坚作为工会系统的头等大事和一号民生工程来抓。
坚持高位启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王保存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调研指导,强调全省各级工会组织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要重视发挥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入开展河南省劳模助力脱贫攻坚行动,让劳模精神的旗帜在脱贫攻坚战场飘扬。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寇武江高度重视,审定劳模、五一劳动奖获得者助力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和方案,要求全省各级工会组织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信心、决心,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深入开展劳模、工匠和五一劳动奖获得者助力脱贫攻坚“6+1专项行动”,助推我省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省总工会党组定期召开劳模助力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把劳模助力脱贫攻坚作为各级工会的“一把手”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制度推动。省总下发了劳模、五一劳动奖获得者助力脱贫攻坚行动计划,构建了完善的责任体系,将行动开展情况列入市县工会年度目标考核,层层压紧压实责任;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推进会议,每月编发一期《河南工会》脱贫攻坚信息专刊,定期开展调研督查,以完善的机制倒逼目标任务落实。坚持激励驱动。将选树劳模的视野、培养劳模的阵地放在脱贫攻坚一线,把助力脱贫攻坚实效作为推荐各级劳模、五一劳动奖的重要条件,坚持工作重心、资源配置、组织力量向劳模扶贫工作倾斜。在《河南日报》及《河南工人日报》开辟《河南劳模助力脱贫攻坚行动》系列专版,在河南电视台黄金时段开办《劳模助力脱贫攻坚》专栏,切实扩大劳模助力脱贫攻坚行动的社会影响,动员更多社会力量投身到脱贫攻坚行动中去。
郑州市、开封市、濮阳市、新乡市总工会等制订了《关于劳模、五一劳动奖获得者助力决战脱贫攻坚、困难职工解困脱困行动计划》,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切实帮贫困户脱贫、帮困难职工解困;洛阳市、安阳市、焦作市、三门峡市、商丘市总工会等召开劳模、五一奖获得者助力脱贫攻坚行动部署会、推进会,对各级工会组织、劳模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总动员”。漯河市总工会制订《劳动模范助力脱贫攻坚、联村帮户行动实施方案》,细化工作目标,一村一策,一户一案,加快全市脱贫攻坚步伐,计划到2020年年底时136名劳模帮助22个贫困村、帮扶282户贫困户如期脱贫。各地多措并举,组织开展劳模、五一劳动奖获得者助力脱贫攻坚行动,在全省各地形成了层层示范、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生动局面。
发挥劳模优势,精准脱贫施策,开展“6+1”扶贫行动计划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实效。不同贫困家庭、贫困群众的情况千差万别,只有根据实际推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才能提高扶贫成效,从根本上帮助他们“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
省总工会根据各行各业劳模的不同优势,立足脱贫攻坚重点区域的不同特点,组织劳模先进开展“6+1”扶贫行动,即劳模技能扶贫行动、劳模产业扶贫行动、劳模项目扶贫行动、劳模就业扶贫行动、劳模结对扶贫行动、劳模智力扶贫行动六项专项行动,加上先进集体的助力脱贫攻坚专项行动,为贫困地区输血造血扶贫扶志。
按照部署,一场前所未有的劳模助力脱贫攻坚行动在全省铺开:平顶山总工会充分发挥各级劳模、五一劳动奖获得者和工人先锋号等先进集体的整体优势和团队作用,以密集的资金、技术、项目、信息等优势,对脱贫攻坚产生强势拉动。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奖单位——平顶山市供电公司,对126个深度贫困村实施电网改造,此项工作已被纳入平顶山市脱贫“百日攻坚提升行动”方案,计划7月底全部竣工投产。由工会牵头的爱心超市建设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各县区在68个乡镇、12个街道办事处建立爱心超市,在109个村建立爱心服务点,共接收社会捐款806.1万元、物资741541件,帮扶困难群众19590人次。鹤壁市总工会组织劳模入村对接助力脱贫攻坚行动项目,组织16名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深入5个县区10个贫困村,开展巡回入村“面对面、零距离”对接助力脱贫攻坚帮扶项目活动。初步达成村级基层组织建设提升项目、饮水打井帮扶项目、玉米种植基地新建项目等近40个助力脱贫攻坚帮扶项目意向……
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措施,进一步叫响做实劳模助力脱贫攻坚品牌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劳模助力脱贫攻坚行动中,全省各级工会组织根据劳模先进的不同特点和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打造了各具特色的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新模式。脱贫攻坚硕果累累,连点成线、连片成群、全面开花。
如“工会+劳模+驻村干部”助力脱贫攻坚模式。安阳市总工会率先组织驻村第一书记所在单位劳模开展“我为脱贫出份力”活动,其做法经验推广后效果良好。目前全省已有225个驻村第一书记所在单位的650位各级劳模、工匠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参与助力脱贫攻坚行动。“劳模(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产业扶贫、项目扶贫模式。洛阳市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吴迪创办“小康农民讲习所”,通过数字化农业种植管理技术推广、众包研发降低成本、搭建连锁型农民众创平台三大模式,开展订单式特色种植,促农增收、助农脱贫成效显著。建成5万余亩的特色农作物种植基地,带动1500多名农民创业就业稳定脱贫。“劳模(企业)﹢帮扶村﹢贫困户”结对扶贫、就业扶贫模式。安阳市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河南鑫磊集团董事长李成杰,吸纳安置100多名贫困农民到集团就业。结对帮扶贫困村,完成100亩内部流转土地,提供20万元帮扶启动资金,用于建设生态农庄和农业合作社,带动50多个贫困户脱贫。“劳模+定点扶贫村+重点项目”扶贫模式。新乡市全国劳模李江福,在已帮扶2个贫困村的基础上,今年又与国家级贫困县封丘张光村签订了帮扶协议,投资26.23万元建设村民活动中心,立足当地产业实际发展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