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货车司机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汝南模式全国推广;扶植先模集体和劳模个人在乡村产业、文化、生态和发展集体经济方面担当作为,全省设施蔬菜观摩座谈会在汝南召开,3个县总工会培植的乡村振兴劳模出彩基地被实地观摩;创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扩大工会服务企业发展影响力……2023年,汝南县总工会团结带领全县工会干部和广大职工,建功新时代,以骄人业绩推进工运事业高质量发展。
思想引领 凝心聚力
把团结凝聚职工、教育引领职工作为政治任务。2023年,全县建成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点162个、“职工培训中心”或培训室277个,347个“职工之家”和381个“职工书屋”达到建设规范,开展职工理想信念教育活动。
汝南县总工会以“中国梦·劳动美——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组建理论教员、劳模工匠、工会干部参加的“一讲三送”工作队,送技术进车间、到班组,攻克技术难题147项,送知识、文艺、文化进基层活动354场。
开辟“工人阶级”“汝南好人”“敬业奉献”“劳模榜”4个展厅,组织196批次3.8万名职工参观学习,职工普遍接受理想信念教育,听党话跟党走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
建功立业 亮点纷呈
汝南县总工会以“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组织全县企业5.6万名职工参与各种劳动技能竞赛638场次,技术改造119项,创新成果72项,获河南省专利17项,转换经济效益27.4亿元。创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为县域65个加盟企业提供同行业“产学研”、跨行业“传帮带”合作共赢发展平台。
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健全完善产业工人培养、考核、使用、待遇落实相统一的激励机制,采取工会自办和与社会组织联办培训班形式,技能轮训产业工人3万人,2.24万人取得技能资格证书,累计遴选推荐命名“企业工匠”“汝南工匠”“天中工匠”160人。
实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来,全县产业工人队伍由3.6万人发展到4万人,17个单位和29名职工分获省、市“五一劳动奖”;18个单位、34个集体和70名职工,分获县“五一劳动奖”“工人先锋号”和“劳动模范”称号。
乡村振兴 劳模助力
汝南县总工会通过组建工会、培训职工、协调信贷、代言促销、命名表彰等措施,扶植劳模企业和劳模个人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4个振兴方面担当作为。并通过“劳模+公司+园区+农户”模式创办领办乡村企业48个、乡村设施蔬菜产业园39个。
省劳模付长运带领267个农机户家庭建立豫南最大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市劳模杨新芳创办农业生态发展公司,市劳模苗明霞、李样和县劳模朱慧联办河南“一村一品”种植产业园……工会培植的劳模“出彩基地”累计18个,安置就业4600余人。
制度落实 维护权益
2023年,汝南县建会企事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制率100%,建制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企业96家,全面推进了全过程职工民主政治建设。广泛引导各类企业、行业、区域开展平等协商“要约行动”,签订集体合同548家,实现应签尽签,涵盖职工5.6万人。
汝南县推进新就业形态领域集体协商工作经验,被选为2022年全国工会工作典型案例,全国总工会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版《汝南县货运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纪实》蓝皮书,送国际劳工组织交流,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国家劳动薪酬民主形式。
该县“构建入会和维权服务一体化推进机制,助力货运行业工会联合会健康发展”工作实例,被河南省总工会选树为“河南省2023年工会工作‘十佳’创新案例”。
夯基固本 情系职工
汝南县总工会通过重点建、行业建、兜底建,推进新业态领域企业独立建会19家,建立工会联合会4个。全县新业态从业人员5667人,发展会员5581人,入会率98%。建立县总工会班子成员和部室负责人与新业态企业工作联系+指导+服务“三直通”制度,激活建会企业工会工作转起来、活起来。
采取工会干部结对帮、动员社会力量帮,累计帮扶困难职工577户,发放慰问金(品)272.42万元,通过捐物资、帮技术、送岗位,实现稳定脱困558户,兜底帮扶19户。拓宽筹资渠道、创新助学载体,累计筹资243.4万元,资助584名困难职工子女圆大学梦。规范化建设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34个,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最美驿站”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