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天朗气清,静静流淌的洪河从西平县蜿蜒而过。生活在洪河两岸的西平儿女笃定前行,拼搏进取,奋勇前进,用双手描绘出了一幅幅精美的壮丽诗篇。
作为西平众多奋斗儿女身后的“娘家人”,西平县总工会在西平县委和驻马店市总工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以重点实施“五大行动”和突出办好“十件实事”为载体,团结带领11万职工同广大西平儿女勇于担当、锐意进取、积极作为、真抓实干,开创新时代西平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新局面。
强化思想引领凝聚磅礴力量
“我们就坐在习近平总书记正面相望的位置,虽然在电视上经常见到,但是,当总书记率领党中央其他领导进入会场时,我仍然激动不已,热血沸腾……”10月16日,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李雪文跟同事们分享着他振奋的心情、满满的幸福,也带回了人民大会堂的声音。
今年五一前夕,由西平县委宣传部、西平县总工会主办的“咏党的魅力·颂劳动风采”国际劳动节歌咏比赛在人民广场隆重举行,17支代表队、1000多名职工共同参与,大家群情激昂,一首首振奋人心的红歌回荡在广场上空,也激荡在人们心里。县“五一劳动奖”和“西平工匠”的表彰,掀起一波波热烈的掌声,让人感受到西平儿女热烈赤诚的精神力量。
位于洪河西路的劳模一条街,一块块宣传板悬立,对西平县26位先进模范人物进行宣传,启航路两侧展示着36名“最美产业工人”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凝聚力量,引导群众。
工会是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讲政治顾大局是工会组织的政治灵魂。近年来,西平县总工会自觉肩负起引导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丰富载体,激发力量。组织开展劳模工匠大选树大宣讲、成立流动党课工作站,深化党建带工建活动,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为主题开展宣传教育,引导职工群众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今年全县各基层工会累计开展宣讲120余场,受众职工群众达3万人次。联合中共西平县委党校将“劳模工匠宣讲团”宣讲活动纳入课题,全国劳动模范李雪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留成等优秀模范人物,多次深入企事业单位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引导职工更加坚定地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
擦亮产改底色 锤炼技能大军
在西平鼎力塔杆有限公司,偌大的车间里机器轰鸣,焊花飞溅。
“我们这里劳模先进都是党员,我也向他们看齐,以入党为荣,我刚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焊接管理员耿胜辉开心地说道。
2020年年初,西平县委县政府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进行总体安排部署,县总工会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保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有力有序推进。近三年来,按照“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的思路,全县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设立党支部83个,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90%以上。培养发展产业工人党员150名,选拔34名优秀产业工人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在21家企业建立以产业工人为主体的党支部书记后备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不仅带思想,而且传技术。在鼎力塔杆焊接二车间,90后焊工康亚杰刚完成一个部件的焊接,一条条焊缝整齐漂亮。
“亚杰平时肯专研、爱学习,来公司后和我签了‘师徒协议’,学了有半年,就在公司的焊接大赛上拿了第二名的好成绩,还在车间的优秀评比中拿到了第一名,带奖金一个月能拿到9000多元。”提起自己的爱徒,耿胜辉很是自豪。在公司“师带徒”的优良传统下,如今,徒弟康亚杰也当了师傅,把精湛的技术再传承下去。
工人强则产业兴,技能优则工业盛。西平县总工会把准时代脉搏,积极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纵深发展。组织开展“名师带徒”活动,全县共签订师徒协议1276份。围绕西平县服装生产、机械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发展,推进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改革。目前,西平县以职教中心为基地,培养服装产业工人3400人次,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产业工人5000人次;实行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培养模式,县职业教育中心已培训技能人才近万人;实施国家“双提升”项目2个;与河南鑫尔诺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厦门东明科技等企业开展校企项目10余项,合作共建实训基地4个;与河南鼎力杆塔股份有限公司筹建的金蓝领学校深度合作,以“定向班”的形式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依托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和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班59期,培训产业工人4731人次,1200多人取得中高等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在持续开展“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工匠人才及创新工作室建设,在职工中深化“产业报国”“技能报国”意识。截至目前,全县开展各类技能竞赛97次,创建职工创新班组34个、劳模创新工作室16个。评选出3个市级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6家工作室加入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推荐表彰全国劳模5名、省劳模和先进工作者39名、市劳模108名、县劳模49名。
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建立驻马店市首家“工匠学院”。今年西平工匠学院课题立项8项,取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培养选树省市县技术能手20多名、拔尖人才12人,累计认定各个等级技能人员1214人,向社会输送焊工、钳工、维修工1369人。该学院采取“工匠学院+实训基地”的培训模式,整合相关院校、企业实训基地等培训资源,成立由专家学者、劳模工匠组成的特聘教师队伍,为进一步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助力乡村振兴 唱响工会强音
8月,毛豆成熟了。在西平县劳模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海蓝牧业,200多名农户散布在广袤的田地里,展开了一场毛豆抢收大赛。
“这些毛豆将销往韩国、日本。来我们这里采摘的农户,一人一天平均有100多元的收入。”基地负责人县劳动模范代红艳介绍道。该示范基地通过大田托管、有机肥加工、蛋鸡养殖、种植蔬菜等,带动当地农民参与种植、采摘、包装等劳务,有力地推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产业兴旺是富民之本,是乡村振兴的顶梁柱。近年来,西平县总工会充分依托工会职能,广泛动员以劳动模范为带头人的涉农企业、农业合作社等投身创建劳模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充分发挥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社会影响力,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截至目前,全县已建立乡村振兴劳模出彩示范基地14个。其中,宋集镇佳香种植合作社种植蒲公英300多亩,吸收社员60名,专业合作社社员每年人均增收2800多元;棠河酒业采取“政府+农户+公司”的发展模式,将鲈鱼养殖与乡村振兴工作结合,已带动周边1300余名村民发展养殖业。
西平县总工会通过打造“工会服务在身边”工作品牌,常态化开展四送活动和职工医疗互助保障等工会品牌工作,倾情帮助乡村职工(农民工)解决实际困难。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组织开展就业招聘活动,开展家政、缝盘、农牧业等技能培训,促进创业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提升,促进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积极开展劳模技术指导产业发展行动、劳模创业就业示范引领行动、劳模结对志愿帮扶行动、劳模引领乡风文明行动、助力组织振兴行动。
截至目前,西平县乡村振兴劳模出彩示范基地全部展开工作,参与的各级各类先进集体37家,劳模等先进个人167人相继投入乡村振兴各项行动中,全县工会投入资金150余万元,带动社会资金410余万元,惠及21个村、近万名群众。
“快递小哥”进“家” 服务更好更暖
“开播了,开播了,这么多产品喜欢哪一个?包邮到家!”在西平电子商务服务运营中心的直播间里,几位90后、00后主播正在干劲十足地带货,香油、芝麻酱、绿豆、金银花……各种西平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
随着电商的迅速发展,电商从业人员显著增多。为将电商从业人员吸纳到工会组织,更好地为广大职工服务,西平县总工会积极整合各类电子商务企业,协助企业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党工共建”之路,把电商行业打造成工会品牌亮点,开设“直播平台职工之家”,在全县范围内塑造“党工共建”电商企业典型。
西平县总工会认真落实省总工会和驻马店市总工会关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工作部署。2022年6月,西平县新业态工会联合会揭牌成立,先后建立西平县外卖行业工会联合会、西平县快递行业工会联合会、西平县道路运输协会工会联合会。2022年7月,西平县电商行业工会联合会成立。
在西平县总工会的领导下,各工会联合会举办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宣讲会、夏季送清凉、冬季送温暖、送健康、送安全知识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在2022年省总干部蹲点活动中,西平县总工会与蹲点组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走进企业,通过与外卖配送员、快递员面对面交流,肩并肩工作,亲身体验他们的工作,倾听他们的心声,创新开展为外卖员送冰袖、送电动车检修卡等活动。其间,外卖配送员小徐感到身体不适,医院检查后确诊为尿毒症。西平县总工会第一时间赶到小徐家中看望慰问,送上慰问金、慰问品,并将小徐纳入全国帮扶工作管理系统,对他进行常态化帮扶。
今年11月9日,西平县总工会举行了“关爱新业态 体检送健康”启动仪式,为快递、外卖、货运、电商等行业工会联合会的近20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送去免费体检和健康咨询服务。
截至目前,全县货运行业建会1家、快递行业建会1家、外卖行业建会1家、电商行业建会1家,全县新就业形态龙头企业新成立工会组织9个,新入会会员4844人。全县基层工会组织321家,工会会员近11万人。
新时代赋予工会新的使命,新征程召唤工会新的作为。在全面学习贯彻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喜迎河南工会十六大召开之际,西平县总工会将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广泛凝聚团结奋斗伟力,切实提高维权服务质量,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努力提升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动员广大职工在奋力谱写美好西平新篇章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