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汝南:“能级工资”为产改注入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2-09-26 来源:河南工人日报 浏览:153

本报讯(通讯员 吴予)在过去的10年,汝南县新能源电动车配件生产企业发展到36家,其中,可完成整车生产企业8家,年产两轮、三轮、四轮电动车200万辆,产值达100亿元,成为“豫南最大的新能源电动车制造基地”“中国新能源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成绩的背后,是该县重视培养技能型工人,把“提升素质”“落实待遇”“创新创造”3大工程纳入地方经济建设规划,用“能级工资”激励适用人才的结果。
  据汝南县总工会有关人士介绍,“能级工资”就是根据技术工人的技能等级或能力级别来确定工资待遇,让技高者多得、能力突出者多得,此举不但破解了该县产业工人奖励晋级难题,还畅通了职务晋升通道,拓宽了职称晋级渠道。
破解产业工人奖励晋级难题
  早在全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启动之初,汝南县委、县政府就批转县总工会关于《“汝南工匠”培养实施方案》,先后出台《企业职工技术等级评审管理办法》《产业工人素质教育实施方案》《2021~2025年职业教育培优计划》,建立产业工人培养、考核、使用、待遇相统一的激励机制。近5年来,该县先后有160人当选“企业工匠”“汝南工匠”“天中工匠”,每人可获奖励4000元~8000元。同时,打破专业技能人才评价界限,采取统一评价与自主评价相结合,破解产业工人晋级难题,由该县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领导组牵头,人社局、总工会、教育局等28个成员单位投入人力物力,对3.1万名产业工人开展岗位技能培训,经过理论考试和实操评判,新增取得技能等级资格证书的产业工人1.1万名。
畅通产业工人职务晋升通道
  该县创新产业工人发展体制机制,打造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并及时将骨干技术工人提拔到管理岗位。通过制订出台《关于一线工人、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同等评价的管理办法》,该县开辟产业工人晋职绿色通道,打破企业“工人”与“干部”的身份界限,对一线普工、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职位晋升、职务任用、享受待遇等提供政策支持,鼓励企业选拔符合条件的技术工人进入管理层,一大批工人得到职务晋升并落实职级待遇。以立马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为例,有24名一线工人被提拔到主管岗位,有16名技术工人担任了首席技师,有13名职工被提拔担任内设机构负责人。
拓宽产业工人职称晋升渠道
  该县人社局、县总工会、县科工信局等联合出台实施《汝南县企业职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核实施办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职称评审管理办法》,县域新增专项能力考核机构2家,涉及9个职业;新增社评机构2家,涉及10个工种;新增技能等级认定机构1家,涉及12个职业工种。这些考核评价认证机构,为该县更多技术工人获得职业资格或者晋升职称拓宽了渠道,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薪酬激励机制,鼓励工人提升技能,以职业技能证书兑现薪酬。
  该县金鹏管道公司、豫园锅炉机电公司等209家企业,对中级工每人每月增加工资200元,高级工每人每月增加工资300元,技师每人每月工资增加500元。对参加职业资格或者职称评定,并取得初、中、高级证书的人员,企业普遍给予一次性奖励,获得初级职称或者三级职业资格证书奖励1000元、中级职称或者二级职业资格证奖励2000元、高级职称或者一级职业资格证奖励3000元。据了解,目前已有1.63万人受益。其中,该县金鹏管道公司职工持有技能等级证的有235人,持证率达到98%,技术工人成长成才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智力和技术支撑。
  目前,汝南县产业工人规模达4.1万人,“能级工资”带来工人技能素质迅速提高,已有2.42万人取得各类资格证书,成长为技能人才,技能型工人总量占产业工人的58.7%。技能型工人也推动企业发展迈上新台阶,该县30个重点项目建设中,目前已评选出职工创新项目成果178项,其中17项获国家专利,转化经济效益4.6亿元。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驻马店工会版权所有豫ICP备15012087号
地址:驻马店市驿城区开源大道电话:0396-2601387

豫公网安备 411700024117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