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会业务 > 基层工作

关于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职工培训和技能提升状况调查

发布时间:2015-06-15 来源:驻马店市总工会 组织部 浏览:5009

  根据市总安排,4月14日至15日,市总工会副主席冀春华带领韦黎、郭剑波,分别到确山、正阳两县开展大调研活动,重点走访座谈5家国有企业(确山供电公司、确山烟草公司、正阳供电公司、正阳移动公司、正阳联通公司)和5家非公有制企业(朗陵罐酒公司、特驱饲料公司、慧洁管业公司、正阳建工集团公司、华豫恒通化工公司)。召开六次座谈会,对每家企业发放1份企业调查问卷和25份个人调查问卷的方式,努力做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基本掌握了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职工培训和技能提升状况现实情况,总结了一些好的经验,并发现企业职工培训和技能提升方面存在的部分问题,对开展全市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职工培训和技能提升,起到积极作用,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职工培训和技能提升现状

  调查中,共发放问卷250份(5家国有企业,发放125份问卷;5家民营企业,发放125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50份。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确山、正阳两县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开展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职工培训和技能提升总体是好的,企业对职工技能人才培训工作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企业技能人才培训机制也是在不断完善,依靠工会动员组织职工开展岗位竞赛和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正在加强。

  1、企业概况

  在10家企业中,国有企业5家,占50%;股份制公司3家,占30%;私营企业2家,占20%。其中单位职工人数在100人以上的有8家,100人以下的有2家(特驱饲料公司和慧洁管业公司人数分别为80人和94人);2014年企业总产值过亿的有5家(确山供电公司、确山烟草公司、正阳供电公司、河南慧洁管业有限公司、河南华豫恒通化工有限公司)。目前3家股份制企业和2家私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感到困难较多,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人力成本上升和融资成本高,针对当前经济新常态,多数企业经营者也都认识到加大职工的培训力度,留着人才,吸引人才,提高劳动技能是渡过难关的主要措施。

  2、职工培训和技能提升概况

  ①座谈会上,我们了解到,企业招聘技术岗位上用工要求招聘有一定基础的人员边培训边上岗的居多,真正的完全招聘新人上技术岗位的较少,所以说,被调查的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都倾向于招聘有一定基础的或者是有经验的熟练工人。②在250份调查试卷中,在被问到最近5年,在单位参加多少次与工作相关的培训时,1次占3.6%,2次占6.4%,3次占9.6%,超过3次占72.8%,没有参加过的占7.6%,有一部分还是自费参加进修或培训。可见全面广泛培训职工提升技能的情况还存在不足。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大部分企业以内训为主,或是上级下达培训任务,参加上级培训,真正自家企业广泛对职工进行技能培训比例还不到10%,多数还是重点岗位的技能培训。③在调查技能和工资关系时,91%的职工表示自己的职业技能满足或基本满足工作需求,68%的职工认为钻研技术(业务)能给自己带来实惠,只有49.6%的职工表示对自己的工资收入不满意。从这几个方面来看,绝大部分职工都很珍惜和很用心地看待自己的工作岗位,但收入太低,如一企业职工41年工龄,工资不足3000元。相当一部分职工在座谈中表示最希望参加技术技能培训以提高技能,给自己带来实惠,60%的同志自费参加进修或培训。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问到工资收入在您所在城市中属于哪个档次时,有80%的职工选择了中等偏下或低收入水平,由此看出,职工对自己的收入不太满意的心态。④劳动竞赛方面,有70.8%的职工认为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和素质,对单位和个人都有好处,这说明职工对劳动竞赛促进技能提升的理解是准确的,这对单位劳动竞赛的推进和作用的体现都是一个比较好的情况。

  二、职工培训和技能提升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往往是供不应求,特别是一线技术人才,制造业专业人才,但因待遇低,企业人才流失快,“跳槽”问题时有发生,比如,正阳建工集团尽管采取奖励住房的政策留住部分优秀员工,但因地域偏远,仍存在从专业院校招来的学生,三年五年经验学成后,离开企业,谋取更好发展的现象。这也是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国有企业对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同样迫切。

  (一)国有企业制定的培训计划,已不能满足职工对培训的需求。目前,职工对个人技能素质的提升意识越来越强。座谈中,我们了解到5家国有企业对职工的技能培训内容和时间比以往都有所提升,确山供电公司、确山烟草公司、正阳供电公司、正阳移动公司、正阳联通公司等管理人员参加经营管理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15课时,中层管理人员和安全生产技术员业务培训不少于20课时,一般职工不少于80课时,公司还通过版报、标语、班前会、班后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安全宣传,每月还对职工进行考试存档等手段,加强对职工培训和技能提升。但是,当被问到下班后是否愿意接受培训或者进修时,96%的职工选择了愿意;当被问到你是否自费参加过进修或培训时,有近60%的同志参加过。在职工最愿意学习的技能中,最希望参加的进修或培训内容是计算机技术类课程30%,金融财会类课程25%,技术类课程20%,在我们调查的10家企业250名职工中,还真没有人选择娱乐类课程,这说明职工对技能素质的培训需求更加注重工作的实用性和自身素质的深度提升。还有相当一部分职工在座谈中表达了希望企业组织职工外出培训,在职工取得专业技术考试方面提供咨询服务,为职工技能提升创造更多机会等意愿。

  (二)受培训成本因素的影响,非公有制企对劳务派遣工和农民工培训较少。这次调查的5家非公有制企业125人中,涉及到劳务派遣工和农民工63人,占总人数50.4%,座谈当问到是否受过职业教育时,仅有38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一般是大学毕业生。通过调研了解,这个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劳务派遣工和农民工游离于职业教育培训之外,农民工因流动性大,多数被安排到技术含量较底的岗位,工作稳定性和连续性较差,致使用人单位不愿在培训上过多投入,影响了他们技术素质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农民工职业素质低,培训费用高,因培训提升的能力素质进一步提高职工“跳槽”的风险,再加上对他们的培训周期和范围要超过城市职工,培训他们要有较高的培训资金等等,因此非公有制企业不愿意对农民工培训投入过多资金,对农民工的培训积极性也不高。

  (三)岗位培训开展正常,但提升技能方式单一。座谈会上,5家非公有制企业都比较重视以岗位技能为核心的技能培训工作,企业提升工人职业技能的方式中,单位组织的岗位培训与“师带徒”的培训较多,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也比较节约培训成本。比如,特驱饲料公司、慧洁管业公司这两家采用远程教育培训和一岗多能的培训方式,对职工的技能提升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在经济新常态下,先进技能的培训还必须依托社会各种资源,还必须注重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在这方面,非公有制企业做的不是很好。再有,企业也都很重视劳动保护知识的培训,岗前培训、劳保用品的佩带、组织技能比武、开展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等,但因部分企业职工安全意识淡薄,同时个别企业为节减经费,存在发放劳保用品质量问题,致使职工的安全技能得不到很好的提升,企业生产仍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和小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企业职工培训和技能提升的建议

  结合这次调研,我们认为就加强企业职工培训和技术技能素质建设这一工作,还有较大的空间可以提升。

  (一)职工培训要注重实效,多元化。一是加强企业文化的培训与引导。目前大多入职培训,仅侧重于业务技能、相关制度与管理规定方面的培训,而忽视对企业文化与价值观的培训,这就使职工缺乏对企业的全面了解,不能很快融入企业。二是心态培训,端正职工对企业的认识。职工在刚进入时,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担心和顾虑,因此对职工开展入职心态方面的培训,有助于帮助职工正确地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消除企业与员工在认识上的隔阂,促使职工以较快速度融入企业,把“心”放下,做到心里有“底”,真正把心态端平放稳。三是职工业务及技能培训。在特驱饲料公司、慧洁管业公司、正阳建工集团公司、华豫恒通化工公司招聘中,由于各种原因,并不一定招聘到熟练的业务人才,常常是农民工较多,因此,为保证职工能够快速胜任工作,必须对其进行业务和技能上的培训,应根据岗位的不同,采取有效的培训方式,如行业集中培训,老员工带新员工等,让新职工尽快掌握本岗位所需具备的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在工作中体现自身的价值。

  (二)开展企业需求与技术工人职业发展相结合的培训工作。一是把职工培训纳入企业发展规划之中,加强培训基础工作,建立相关教育培训管理系统,为职工胜任工作提供条件。二是创新培训方式,比如说推广并完善首席员工制、技能带头人制、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等做法,拓展培训方式。三是丰富培训内容。根据生产需要、岗位需求、职工意愿和实际情况,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类型的培训。同时要善于运用网络、远程教育等现代化教育培训手段。四是企业要按照规定提取使用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将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提取与使用情况向职代会或职工大会报告,并列入厂务公开内容,接受职工群众监督。

  (三)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职工培训和技能提升中的重要作用。一要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竞赛活动。要发挥职工技协组织的作用,以创建“三型”工会为活动平台,鼓励和引导职工岗位成才。要开展多岗位、全岗位,全员参与的技术练兵活动,健全选拔、评判、考核、奖励等制度,提高活动的全员参与率,塑造一大批学习型、知识型、专家型和管理型技能人才,达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机结合。二是要适当增加技能人才在职工代表中的比重,充分发挥他们在职工民主管理中的发言权。三是要充分利用文化活动中心、俱乐部、职工学校等自身教育培训阵地和资源,积极协调企业行政有关部门,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技术技能素质,不断适应企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发展的需要。

  (市总组织部供稿)

  二〇一五年四月十七日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驻马店工会版权所有豫ICP备15012087号
地址:驻马店市驿城区开源大道电话:0396-2601387

豫公网安备 41170002411734号